体验免费理疗三个月后,母亲果断买下一台一万元的理疗仪
那是个周六的黄昏。
饭桌上,母亲突然放下筷子,语气里带着试探:“楼下老周说,菜场楼上新开了个理疗中心,能免费试三个月。”
父亲闷头吃饭,含糊地应了句:“哪有这么好的事。”
空气凝滞了。
我看见母亲从围裙口袋掏出一张皱巴巴的传单,“免费体验”四个字鲜红得刺眼。
一、一张传单引发的改变
那张传单在电视遥控器下压了三天。
每次看电视,母亲都会拿起来端详,老花镜滑到鼻尖。
第四天清晨,父亲低声说:“她一早就出门了。”
头一周,母亲回来总要念叨:“就是张电热毯”“那些人热情得过分。”
可渐渐地,她开始说:“今天师傅说我这是腰椎劳损,热敷确实舒服。”
变化悄然而至。
她开始留意天气:“明天要下雨,得早点去,不然这老腰受不了。”
更让我惊讶的是,她居然学会了用手机查公交实时位置——就为了准时去理疗中心。
二、三个月的悄然转变
两个月后的一个傍晚,我去接她。
隔着玻璃门,看见母亲正耐心教一个新来的老太太使用设备。
她微微倾身,手指轻柔比划,脸上有种我许久未见的专注。
那一刻,她不是谁的妻子、母亲,她就是她自己。
体验期结束前夜,母亲轻声说:“那台机器确实有用。就是价钱不便宜,九千八。”
父亲把碗一放:“九千八?够买多少斤猪肉?”
“我算过了,”母亲声音很轻,“要是能少去几次医院,这钱就省出来了。再说……”
她没说完,但我知道:再说,我花的是自己的退休金。再说,我这辈子还没为自己花过这么大一笔钱。
三、那个决定性的早晨
那晚,我听见他们压着声音争执。
父亲说:“你就是被洗脑了。”
母亲沉默良久,最后只说:“我就想睡个踏实觉。”
第二天清晨,母亲眼眶乌青却眼神清亮:“我决定了,这钱我花。”
在理疗中心,她从贴身口袋掏出手绢包,一层层打开。
点钱时手指微颤,但脊背挺直。
机器送来那天,她里外擦拭了三遍。
工作人员随口问:“阿姨,温度怎么样?”
她怔了怔,突然泪如雨下:“好,挺好的……”
后来她说,那一刻哭不是因为心疼钱,而是突然意识到,这是六十年来第一次为自己做这么大的主。
四、比理疗更重要的变化
理疗仪买回来后,母亲的变化超出想象。
她参加老人手机班,学会了视频通话。
重拾年轻时的爱好,加入社区书法小组。
最让我触动的是,她开始拒绝一些“理所当然”的付出:“今天的碗你们洗吧,我要去跳舞。”
有次我提前回家,听见她对理疗仪说话:“老伙计,今天又要麻烦你了。”
那语气,像对老朋友。
昨晚散步时,她说:“其实那九千八买的不是机器,是妈的胆量。”
夜色中,她的眼睛发亮:“人老了,最怕的不是病痛,是觉得自己没用了。”
我这才明白:这一万块,买回的是一个老人的尊严、勇气和对自己人生的掌控。
当我们纠结“值不值”时,母亲已完成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投资——投资自己。
发布于:浙江
https://k.sina.cn/article_6574896440_187e4f53800101cts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