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王楠】“就想要直播间展示洗衣液的透明桶!”今年双11期间,电商直播间推广宝洁旗下一款洗衣原液时,评论区被这样的留言刷屏。谁也没想到,这个临时迸发的用户需求,竟催生出双11最意外的爆款——3.5万只定制透明桶8分钟售罄,追加的1.55万只返场即告售罄。从赠品到上架售卖,从直播间许愿到品牌快速响应,“许愿式消费”正成为2025年双11最鲜明的消费标签,背后更是年轻人消费主权的觉醒与商业逻辑的重构。

消费主权觉醒: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定制”
“过去是品牌卖什么我们买什么,现在是我们要什么品牌造什么。”95后消费者张琳的话道出了新一代的消费态度。她不仅参与了透明桶的“许愿”,还在白象直播间留言想要李佳琦直播间泡面展示的同款搪瓷碗,没想到品牌真的快速打样,并将在后续作为赠品推出。
这种“许愿式消费”已渗透多个场景:在“所有女生的衣橱”直播间,用户无视主播聚焦的服饰,执着要求上架背景里的绒面沙发和展示用模型床,直言“拿回家给毛孩子当窝”;展示床上用品的冰箱模型,也被网友发掘出新用途,呼吁“上架放面膜”,倒逼直播间不得不刻意避开非售卖道具展示。小米CEO雷军的评论区更是常年充斥着“许愿清单”,从卫生巾、相机镜头到cosplay服,覆盖生活多个领域,雷军更在采访中坦言,用户需求正是新产品的“创业机会”。
中小商家同样难逃“许愿攻势”,小红书一位国风手串博主因暴露苏打绿粉丝身份,被网友联名要求定制演唱会、综艺主题周边手串,接单后店铺月营业额稳定在3万至4万元,日订单量最高达60单。艾瑞咨询《2024年轻消费行为报告》数据显示,62%的Z世代消费者认为“产品独特性”是购买决策的首要因素,不少千禧一代愿为定制服务支付15%-30%溢价。而《2025Z世代双十一消费行为报告》则指出,2025年双11期间,超九成Z世代参与大促,近四成增加消费预算,强大的购买力让品牌无法忽视用户的“许愿”。
李佳琦直播间生活类目招商负责人李孟珂向记者透露,团队每天都会梳理粉丝留言,“只要需求合理、成本可控,就会联合品牌尝试落地”。她举例,粉丝曾想要展示用的内衣洗衣机,但因成本过高无法实现,而透明桶、搪瓷碗这类兼具实用性与场景关联性的需求,会快速推进。
情绪价值至上:定制消费的核心驱动力
“这个透明桶颜值太高了,正好把家里的传统红桶换掉。”在小红书上,数万条笔记分享着这款“网红桶”的使用场景。李孟珂直言,直播间粉丝以女性为主,她们追求的往往是“偏情绪化的满足”,透明桶的设计恰好戳中了年轻人替换传统家居用品的升级需求。
复旦发展研究院提出的“情价比消费”概念,精准概括了这一趋势——青年消费不仅考虑性价比,更重视情绪价值。商务部研究院电子商务研究所副研究员洪勇表示,当物质条件日益丰富,人们从关注基本需求转向个性化、品质化需求,情绪消费成为需求升级的必然结果。
这种情绪价值的背后,是定制产品带来的专属感与参与感。宝洁为透明桶单独承担了约50元/单的成本(40元制造成本+10元物流费),却通过用户的二次传播获得了超额回报。原本市场关注度不高的高端洗衣原液,借助透明桶的热度实现销量暴增,还拿到了李佳琦直播间双11首日美妆节核心资源位,这种“双向奔赴”正是情绪价值转化为商业价值的生动体现。

旺旺品牌则精准捕捉到年轻人的“祈福情绪”,在双11前联合豫园推出限定礼盒,将56民族版仙贝、雪饼与“旺运锦囊”“祈福手机贴”绑定,用户可通过购买参与祈愿互动,礼盒在抖音罗永浩直播间上线后迅速售罄,快闪店70%的消费者会完成“购礼盒 – 挂祈愿卡 – 打卡传播”全流程。而文创品牌“歪瓜出品”的鸽子洗手液机,源于网友对“鸟屎掉身上”创意的共鸣与许愿,量产后半年销量突破2万台,长期处于断货补货循环中,核心吸引力正是“满足小众趣味情绪”。
双向奔赴:品牌与消费者的“共创时代”
业内人士指出,“透明桶效应”的爆发,离不开品牌的快速响应与中国柔性供应链的支撑。作为进入中国30多年的老牌外企,宝洁展现了惊人的执行力:9月6日晚带走样品,半个月内完成工厂筛选与打样,两家合规工厂同步生产保障供应,最终在双11预售前顺利交付。
这种响应速度背后,是中国完善的供应链体系与柔性制造的成熟应用。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预测,2025年个性化定制服务市场将突破5000亿元规模。当白象看到粉丝想要泡面搪瓷碗的留言后,立刻联系主播承诺“只要女生需要,马上就做”,这种“截胡式”响应正是柔性制造能力的体现。电商平台也深度参与其中,早在2020年,淘宝就推出全球首个以C2M定制商品为核心供给的新平台——淘宝特价版APP,通过数字化生态系统的建设和持续优化,让产业带工厂能够快速响应消费者需求,促进供需匹配。
直播电商则成为需求传递的关键桥梁。美ONE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直播间的核心价值之一就是“做好用户和品牌之间即时反馈的通道”,通过实时互动捕捉潜在需求,再联动品牌快速落地,形成“需求-响应-落地-传播”的闭环。这种模式让双11从“拼价格”进入“拼服务、拼响应”的新赛程,而直播电商的即时反馈优势在此过程中凸显无遗。
南开大学社会学院教授管健指出,情绪消费是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受到情感驱动,追求产品本身带来的情感满足和心理慰藉,进而达成对心理补偿的行为。
“许愿式消费”重塑了品牌与消费者的关系,从单向的“品牌主导”转变为双向的“用户共创”。当消费者的声音能被快速听见并回应,品牌忠诚度自然随之提升,这也是宝洁、白象等品牌愿意投入成本满足小众需求的核心原因。
从3.5万只透明桶的秒空到个性化定制市场的万亿规模,2025年双11的“许愿式消费”浪潮,不仅展现了年轻人的消费新主张,更印证了中国消费市场的活力与供应链的韧性。正如中国消费者协会在报告中所强调的,消费不仅是物质交换,更包含情感寄托与精神满足。未来,随着柔性制造的进一步发展与品牌服务意识的提升,“用户要什么就造什么”的商业逻辑将愈发普及,而年轻人的每一次“许愿”,都可能成为改写消费规则的新起点。
https://finance.sina.com.cn/roll/2025-11-12/doc-infxcuqv101339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