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潮涌见证拼搏身影,全运赛场闪耀齐鲁光芒。连日来,从赛艇的卫冕奇迹到滑板的历史突破,从武术的零的跨越到足球的青春绽放……在第十五届全运会赛场上,山东体育健儿用奖牌与精神诠释着“山东力量”的深刻内涵。这份闪耀背后,是雄厚底蕴的坚实支撑、传承力量的生生不息、新生力量的蓬勃生长,三者交织成山东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动人交响。

雄厚底蕴是锋芒尽显的根基所在。山东体育的强势表现,首先源于数十年积淀的厚重底蕴。本届全运会,山东代表团参赛规模创历史新高,960名运动员跻身33个大项、48个分项、328个小项的决赛圈,28支集体球类队伍全部晋级,这样的参赛广度与深度,正是其竞技实力的直接体现。更值得关注的是队伍的“冠军基因”——6名奥运金牌得主、32名世界冠军、89名全运冠军领衔出征,李越宏这样的奥运冠军既当旗手又夺首金,练俊杰在跳水赛场稳稳摘金,邢辉在空手道赛场强势登顶,老将们的稳定发挥构筑起山东军团的“基本盘”。
这份底蕴更植根于体育事业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山东主动将体育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通过深化供给侧改革培育体育新质生产力,从赛事运营到装备制造双向发力,既为运动员提供了专业保障,更形成了“培育人才—赛场夺金—带动产业”的良性循环。雄厚的人才储备与完善的发展生态,让山东体育在全运赛场有了“厚积薄发”的底气。
薪火相传是续航发力的精神纽带。竞技体育的生命力在于传承,山东健儿用赛场表现诠释着“传帮带”的动人力量。赛艇项目的卫冕传奇最为典型:男子八人艇自2001年九运会夺冠成为“冠军艇”后,张德常、马卫国等初代冠军如今已是男女队主教练,将技术与信念传递给新一代选手;张松虎、张元泽作为上届冠军成员,带领队友在本届赛事中以“一骑绝尘”的表现卫冕,用1.88秒的领先优势续写荣光。女子八人艇同样延续辉煌,五战全运的张敏带着第8枚金牌完美收官,用“相信姐妹们”的信任凝聚团队,让14岁的王璟祺们有了“心里踏实”的底气,最终以2.70秒的优势实现历史第四次夺冠。
这种传承不止于技艺,更在于精神的延续。刘振辉的成长轨迹堪称缩影:2012年进入菏泽曹州武校习武,2017年入选省队,在前辈的引领下从省运会冠军一步步走向全运巅峰,最终与队友合力实现山东武术团体项目零的突破。从杭州亚运会38金到巴黎奥运会5金4银6铜,中华体育精神在齐鲁健儿手中代代相传,成为他们逆境突围的精神密码——正如赛艇队在首日失金后仍能强势翻盘,这份“永不放弃”的信念正是传承的核心要义。
新生勃发是开拓突破的未来引擎。年轻力量的崛起,让山东体育的未来更加可期。14岁的济南姑娘崔宸曦成为最耀眼的“新星”,在滑板女子街式决赛中面对主场选手的围追堵截,以半决赛239.53分的高分晋级,决赛中沉着稳健地斩获山东全运史上首枚滑板金牌。从12岁亚运夺冠到14岁确立国内领军地位,这位初中生用超越年龄的沉稳,扛起了中国滑板的未来希望。
更多年轻身影在赛场崭露头角:U18男足摘银创造近四届最佳战绩,U20男足奋力冲击铜牌,展现出足球项目的复苏潜力;刘振辉等年轻选手在武术团体赛中完成逆转夺冠,成为传统项目的新支柱。数据更能说明问题:山东代表团中首次参加全运会的运动员占比超六成,平均年龄仅21.35岁,这种“老带新、新接棒”的年龄结构,让山东体育形成了“后继有人”的人才梯队。
从黄河之滨到珠江之畔,山东健儿用奖牌书写荣耀,用精神诠释担当。雄厚底蕴筑牢根基,让每一次突破都有支撑;薪火相传凝聚力量,让每一份信念都能延续;新生勃发开拓未来,让每一个梦想都可抵达。这份“三位一体”的山东力量,不仅闪耀全运赛场,更将为体育强国建设提供坚实支撑,在新时代续写更多精彩篇章。
文/黄宗跃
https://news.sina.com.cn/zx/gj/2025-11-12/doc-infxcuqx344929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