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离乌克兰首都逾1500公里(900英里)的一间仓库里,丹麦北部的工人正精心组装反无人机设备。其中部分设备将出口至基辅,以期在战场上干扰俄罗斯的技术;另有部分设备将运往欧洲各地,用于应对神秘无人机入侵北约领空的事件——此类事件已令整个欧洲大陆陷入紧张。
两家主营业务以国防相关为主的丹麦公司表示,如今新客户数量激增。这些客户希望借助其技术保护机场、军事设施和关键基础设施等场所,近几周来,这些场所均成为无人机低空飞越的目标。
今年早些时候,一场重要欧盟峰会召开前,韦贝尔科学公司(Weibel Scientific)的雷达无人机探测技术已部署至哥本哈根机场。今年9月,该机场因发现不明无人机,空域关闭时长达到数小时。反无人机企业MyDefence则在丹麦北部的仓库中,生产手持式、可穿戴式射频设备,这类设备能切断无人机与操控者之间的连接,从而消除威胁。
在欧盟,所谓的“干扰”技术受到限制且监管严格,但在乌克兰战场上却被广泛使用,其普及程度已发展到俄罗斯与乌克兰均开始部署通过纤细光纤电缆连接的无人机——这类无人机不依赖射频信号。俄罗斯还在攻击型无人机上加装额外天线,以破解乌克兰的干扰行动。
无人机入侵事件激增
2022年俄罗斯全面入侵乌克兰后,无人机战爆发。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了大量无人机与导弹袭击,打击范围覆盖乌克兰全国的铁路、电力设施及城市。作为回应,乌克兰利用国产无人机,对俄罗斯境内纵深地区发起大胆突袭。
但自今年9月无人机飞越北约领空的规模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后,整个欧洲已进入高度戒备状态。这一情况促使欧洲各国领导人达成共识,同意沿边境构建“无人机墙”,以更好地探测、追踪并拦截侵犯欧洲空域的无人机。11月,北约军方官员表示,一套新型美国反无人机系统已部署至北约东翼。
部分欧洲官员将这些事件描述为俄罗斯在测试北约的反应,这也引发了关于北约对俄防御准备是否充分的疑问。核心挑战包括无人机探测能力(雷达系统有时会将无人机误判为鸟类或飞机),以及如何以低成本击落无人机。
对于俄罗斯是欧洲部分不明无人机飞行事件幕后推手的指控,克里姆林宫予以否认。
丹麦皇家国防学院助理教授安德烈亚斯・格拉(Andreas Graae)表示,在俄罗斯的侵略行为背景下,欧洲存在“强烈动力”去快速部署反无人机系统。
“欧洲所有国家都在努力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案,以应对这些新型无人机挑战,”他表示,“要实现高效探测无人机并建立预警系统,我们目前仍缺乏所需的全部条件。”
“机器优先于人”
MyDefence公司成立于2013年,其生产的设备可用于保护机场、政府建筑及其他关键基础设施。该公司首席执行官丹・赫尔曼森(Dan Hermansen)称,俄乌战争是其公司发展的“转折点”。
自近四年前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来,该公司已有超过2000台可穿戴式“Wingman”探测器交付乌克兰。
“过去几年,我们在乌克兰听到的声音是,他们希望‘机器优先于人’,以此挽救生命,”赫尔曼森表示。
2024年,MyDefence的营收较2023年翻了一番,达到约1870万美元。
随后,今年早些时候的无人机飞越事件接踵而至。除哥本哈根机场外,无人机还飞越了丹麦四座规模较小的机场,其中两座机场同时承担军事基地职能。
赫尔曼森表示,这些事件对许多欧洲国家而言是“警醒”,并引发了对其技术的浓厚兴趣。MyDefence的业务重心已从此前以国防相关为主,转变为同时收到来自警方及关键基础设施部门官员的咨询。
“人们突然意识到,无人机战并非只发生在乌克兰或北约东翼,本质上,在混合战争威胁场景下,我们也必须应对这类问题,”他补充道。
应用于反无人机的雷达技术
在北约东翼,丹麦、波兰和罗马尼亚正部署一套新型武器系统以防御无人机。这套美国“梅洛普斯”(Merops)系统体积小巧,可装入中型皮卡车后部。即便在卫星与电子通信被干扰的情况下,该系统也能借助人工智能导航,识别无人机并对其实施近距离拦截。
北约军方官员向美联社透露,此举旨在让北约与俄罗斯的边境防线具备充足火力,从而威慑俄罗斯军队,使其不敢有任何跨越边境的念头——这条边境北起挪威,南至土耳其。
在哥本哈根北部,韦贝尔科学公司自20世纪70年代起便开始研发多普勒雷达技术。这类技术通常用于航空航天行业的跟踪雷达系统,如今正被应用于无人机探测领域,例如部署在哥本哈根机场的设备。
韦贝尔科学公司首席执行官彼得・罗普克(Peter Røpke)表示,该技术可根据信号反射后的波长变化,确定无人机等物体的速度,进而预测物体的移动方向。
“乌克兰战争,尤其是过去几年无人机技术在战争中的发展,意味着这类产品需求旺盛,”罗普克称。
今年早些时候,韦贝尔科学公司敲定了一笔价值7600万美元的交易,该公司称这是其“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订单”。
随着关于拟议“无人机墙”的讨论持续推进,无人机飞越事件进一步推高了市场需求。罗普克表示,其公司的技术可能成为未来任何无人机防御屏障的“核心组成部分”。
https://finance.sina.com.cn/stock/usstock/c/2025-11-12/doc-infxcuqx342252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