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弟妹快上初中了,学费还没着落,奶奶的眼睛也看不见,又有人来催债了。我想上学,可我不能走,这个家离不开我。”15岁的少年小林跪在爸爸坟前,声音哽咽。山风拂过坟头的野草,仿佛是爸爸无声的回应。自爸爸离世以来,这里成了他唯一能倾诉的地方。
从六岁时妈妈离家,到爸爸病重、奶奶失明,短短几年间,生活的苦难接连砸向这个小山村里的少年。他被迫迅速成长,扛起了本不属于他年纪的重担。
图为小林。
小林是家里的长子,下面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六岁那年,妈妈常说“城里能过好日子”,一心追寻所谓的城市梦,收拾行李离开了家。走的那天,小林拉着妈妈的衣角哭着挽留,妈妈却掰开他的手,头也不回地走了。
自那以后,妈妈换了手机号,再也没回来过,连一句问候都没有。爸爸为了养活三个孩子,不得不背上行囊外出打工,在工地干最辛苦的活,常年奔波,一年到头难得回家一次。家里的事全靠奶奶照看,尽管日子清苦,却也勉强维持着。
图为小林的家。
命运却没有放过这个破碎的家。几年后,爸爸干活时总说手臂没力气,后来连走路都变得费劲,逐渐发展到几乎无法站立。奶奶急得夜夜难眠,四处寻找偏方,又带着爸爸奔波于县城和市里的医院,花费十几万元做了无数检查,仍未能确诊病因。
家里的积蓄早已花光,还向亲戚借了不少外债,爸爸的病情却没有好转,只能躺在床上靠止痛药缓解痛苦。
图为小林父亲生前的照片。
2022年6月的一天,天气格外炎热。小林像往常一样,带着弟弟妹妹去后山的地里挖洋芋,三个孩子顶着太阳干了一下午,背着沉甸甸的洋芋回家。推开门的那一刻,小林愣住了:爸爸躺在炕上,奶奶坐在炕边哭得撕心裂肺。
他脑子一片空白,直到弟弟拉着他的衣角问“爸爸怎么了”,他才反应过来爸爸已经离世。前一晚,爸爸还拉着他的手,反复嘱咐“要照顾好弟弟妹妹,好好过日子。”当时他觉得爸爸唠叨,没好好回应。如今,再多的后悔也无法换回爸爸的生命,这份遗憾成为他心中永远的痛。
从那天起,小林成了家里的顶梁柱。爸爸生病和离世,不仅花光积蓄,还欠下不少债务,家里无力同时供三个孩子上学。尽管渴望继续读书,小林只能咬牙辍学,把学习机会让给弟弟妹妹。
他学着打理家务,每晚在昏暗的灯光下,用仅有的初中知识辅导弟妹写作业;开家长会时,他背着农活工具静静站在成年人中间。遇到弟妹调皮,他也会严格管教,不是因为不爱,而是怕他们没人照顾,在外面受欺负。
图为小林接弟弟妹妹放学。
屋漏偏逢连夜雨,爸爸离世后不久,奶奶也出了事。奶奶前年操作割草机时不慎绞断两根手指,之后又患上严重白内障,眼睛早已看不清东西,只能勉强分辨光影。
某天夜里,奶奶独自去上厕所,却在院子里摔倒,导致彻底失明,连光影都分不清。
奶奶失明后,小林变得更加忙碌。白天外出割草、放羊,每隔一个小时便跑回家查看奶奶是否饿了或渴了。只有天气好时,才敢扶着奶奶在院子里慢慢走,他总紧紧护着她,生怕她再摔倒。
家里的生计全靠爸爸生前留下的八头羊和一头驴。羊能卖羊奶,驴能帮忙拉庄稼,是家里最后的支柱。但爸爸治病欠下的债务尚未还清,无奈之下,小林只能卖掉一只最壮的羊偿还部分欠款,剩下的七只羊他再也舍不得卖。
眼看弟妹即将上初中,学费和生活费激增,压力让小林难以承受。干完活后,他常独自来到爸爸坟前倾诉心声,期盼着家里迎来曙光。
他也默默诉说着自己藏在心底的渴望——他也想重返校园,坐在教室里读书。但看着这个家,他只能将这份梦想深埋心底。
原创作品,严禁任何形式转载,侵权必究。
发布于:安徽
https://k.sina.cn/article_6359441166_17b0d5f0e02701fek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