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 杜宇
据央视财经报道,当地时间11月6日,美国著名投资人巴菲特执掌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发表声明,紧急澄清优兔(YouTube)平台上传播的几段关于巴菲特发表评论的视频,系利用人工智能伪造的“欺诈性视频”,并非巴菲特本人录制。

11月6日,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在其官网发表声明称,巴菲特注意到优兔上流传着几段关于其发表评论的视频,视频中配有伪造或由人工智能生成的图像。通常这些视频中的图像虽然看起来像巴菲特,但声音单调乏味,显然不是巴菲特本人。巴菲特对此表示担忧,这类欺诈性视频正在像病毒一样蔓延,误导不熟悉他的观众误以为视频真实。
值得注意的是,自今年5月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以来,巴菲特很少公开发表评论。
巴菲特出生于1930年,是全球著名投资家。1957年,他成立巴菲特投资俱乐部,1965年收购濒临破产的纺织企业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凭借卓越的投资决策,将其打造成为全球最具价值的投资控股集团之一。
当前,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制造的虚假图片、音频和视频等“深度伪造”内容正快速传播,频繁用于骚扰、诈骗,甚至干扰选举。业内专家指出,如何防范和遏制“深度伪造”误导公众,成为各国政府和科技巨头亟待解决的难题。
美国联邦层面尚无针对人工智能风险的统一法规。上个月,加州州长纽森签署了一项监管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的法案,要求聊天机器人运营商采取“关键”保护措施,避免与未成年人及其他弱势群体谈论自杀等敏感话题。

事实上,不仅是巴菲特这样的投资大师深受AI伪造视频之害,国内众多学者、名人也成为受害者。
今年3月,据央视财经报道,网络上曾出现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为某美白护肤品做宣传的视频,但张伯礼本人表示内容全系伪造,“我从未使用过该护肤品,也未做过相关宣传或研究。”
据界面新闻报道,演员温峥嵘近日遭遇AI盗播事件。她透露曾刷到盗播自己直播间的AI视频,质问后反被拉黑,甚至表示“现在很难证明我是我”。
对此,抖音集团副总裁李亮于11月6日在社交平台发文称,经核查曝光的“三个直播间同时开播”事件并未发生在抖音平台。通过与相关方联系及投诉线索核查,发现平台内确实存在通过AI仿冒名人带货的短视频内容。
李亮强调,这类AI侵权仿冒行为严重损害了创作者、商家及平台在消费者心中的信誉,平台高度重视并已开展专项治理。AI内容侵权识别为行业性技术难题,恶意仿冒账号还在不断与平台技术对抗。平台将持续加大投入,维护创作者、商家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面对乱象,中央网信办于今年6月启动“清朗·整治AI技术滥用”专项行动第二阶段,重点整治包括利用AI制作发布色情低俗内容、假冒他人实施侵权违法行为等七类突出问题。
我国已有多部法律法规明确规范AI内容,例如《网络安全法》第22条、《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第9条及第11条均对个人信息保护提出明确要求;《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第6条禁止利用深度合成服务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并要求服务提供者对输入数据与合成结果进行审核。
此外,自9月1日起施行的《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对标注作出更清晰指引,强调任何组织及个人不得恶意删除、篡改、伪造或隐匿生成内容标识,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损害他人合法权益。
https://finance.sina.com.cn/roll/2025-11-08/doc-infwrwzh537640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