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阳在北京区域加盟的某酒店品牌里,一半客房为电竞酒店。相比其他客房,这些房间的顾客通常外卖需求量更大。在午高峰时期,前台旁的送餐机器人结束充电,开始送餐,减轻了一部分人工压力。
近几年,酒店机器人在国内普及率大幅提升。多个不同类型的酒店加盟商向Tech星球透露,与送洗漱用品等客房需求相比,从节省人力和安全角度来看,把外卖送到酒店房间依旧是最主要的使用场景。
酒店机器人也刚刚诞生一家上市企业。与华住、锦江、如家、开元、洲际等集团超过3.4万家酒店合作的云迹科技,于10月中旬登陆港交所,在国内酒店场景机器人服务市场份额为13.9%,位居第一。
然而,这些为酒店送物的机器人并不赚钱。云迹科技在2022年至2024年累计亏损达8亿元,这揭开了行业热闹背后的另一面。
一位酒店代理商向Tech星球表示,酒店机器人的价格已从最初平均13万元跌至如今的1万元,降幅超90%。价格战血洗之后,行业比拼的是谁能熬到最后。
降价超90%,低价战血洗酒店机器人
在云迹科技上市之前,资本对酒店机器人的热情已大幅减退。上一轮投资热潮发生在2021年。
作为行业头部企业,云迹科技2014年至2021年完成8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达12.02亿元,背后有腾讯、阿里、联想创投、启明创投及携程等明星投资机构。2021年12月完成D轮融资后,估值达到40.8亿元。
整个商业服务机器人行业在2021年迎来投资热潮巅峰。
根据亿欧智库报告,2021年服务机器人赛道共发生115笔融资,融资总金额超440亿元。普渡科技、擎朗智能、高仙机器人等多家公司均获得10亿元级别投资。转年1至11月,相关融资事件仅11起,不及去年一个季度的量。
酒店机器人代理商张山告诉Tech星球,目前国内各大酒店服务机器人品牌,平均每台价格已跌至1万元,部分产品甚至低于万元。许多代理商想法设法赚更多钱,酒店机器人甚至成为代理商与酒店合作其他更高毛利业务的免费赠品。
如同其他行业一样,酒店机器人细分应用场景的入局者众多,产品同质化严重,价格战成为唯一出路。
一位酒店从业者透露,获得投资机构批量融资的酒店机器人企业基本已将资金烧完,部分企业亏损十几亿元。
以成功上市的云迹科技为例,尽管合作酒店数量超3万家,但营收规模相对较小。2022至2024年,云迹科技营收分别为1.61亿元、1.45亿元和2.45亿元。同期净亏损分别高达3.65亿元、2.65亿元和1.85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超过8亿元。
2025年前5个月,云迹科技实现营业收入0.88亿元,净亏损1.18亿元,粗略计算,相当于卖一台亏一台半。
融资高潮过后,2022年商用服务机器人行业暴雷、裁员频繁。傅盛创办的猎户星空在2022年发布的公众号文章提到,行业存在预付款20%甚至10%即发货、短期做高销售额,资本驱动产品线扩张、扩张销售队伍、价格战等行业“怪象”。
酒店机器人企业也陷入价格泥潭。以云迹科技为例,2024年其格格、UP、润三大系列每台均价分别为2.09万元、2.23万元和1.31万元,相较2023年降价16%、58.8%和36.4%。2023年发布的UP系列,刚推出一年即价格腰斩。
据介绍,“润”是云迹推出的首代送物机器人产品,“格格”是2021年升级款,“UP”是2023年发布的第三代复合多功能机器人,包括送物和清洁等功能。
酒店、餐饮机器人,能否有效代替人工?
不仅云迹科技,商用服务机器人普遍面临盈利困难。
所谓商用服务机器人,是指在非制造领域为人类提供服务的机器人,主要涵盖餐饮配送机器人、酒店机器人、商用清洁机器人、讲解引导机器人等,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机器人类型。
无论酒店还是餐饮企业,考虑引入机器人时,最关心的都是能否有效代替人工。
一位北京某单体酒店员工向Tech星球表示,相较单体酒店的外卖需求,像华住集团这类大型连锁酒店,通过机器人替代的人工更多是客房服务,包括顾客深夜所需物品,能有效减轻夜班人员压力。
业内人士指出,云迹科技获得市场第一,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与华住旗下上万家酒店的合作。
尽管众多企业争夺酒店机器人市场,但行业天花板明显。广证恒生研究报告显示,经济型酒店机器人渗透率及平均采购数量远低于中高端酒店。
高端奢华酒店更注重人情味服务。报告中奢华型酒店机器人渗透率仅10%,需求量仅1万台,由此中高端酒店成为主要市场支撑。
一位如家酒店加盟商称,通常50间客房配一台机器人即可。除了设备采购费用,酒店还需每年支付系统授权、远程维护、升级等运维费,约占设备价格的10%。品牌方维修人员也会定期检修。
该加盟商表示,虽然机器人屏幕可显示迎宾、引导等服务,但外卖仍是最实用场景。受到机器人仓储空间限制,大件产品无法配送。在部分电梯数量少、面积小的酒店,机器人进入电梯可能阻碍客户出入。
云迹科技现为国内酒店机器人市场份额第一,擎朗智能和普渡机器人则是餐饮机器人领域的行业前两名。
相比人工密集、人工成本较低的餐饮企业,不少连锁酒店更愿投入酒店机器人,因一台机器人可替代1至2名服务人员,每月人力成本节约约5000至8000元。
除了国内,欧美、日本、东南亚市场也是酒店机器人企业共同开拓的方向。
RobotBank创始人向Tech星球介绍,欧美市场对餐饮机器人需求更高,是头部企业海外争抢的主要市场。在日本,规模较大的连锁餐饮企业使用餐饮机器人,市场格局已初步稳定,普渡科技占最大市场份额。
另一机器人出海企业负责人透露,海外市场同样存在低于成本价的价格战。在产品同质化严重情况下,更具设计感、更适应本土需求的产品将更具竞争力。
据该负责人介绍,日本市场酒店机器人多因电梯环节受阻,许多电梯厂商认为存在一定风险,不同意机器人入场。一些机器人企业则将产品推广至有婚庆、Party业务的酒店及共享办公场所。
远未到终局,谁能熬到最后?
竞争尚未进入终场哨响时刻。
以酒店机器人为例,尽管云迹科技稳居行业第一,2024年中国酒店场景机器人服务市场前五大参与者合计市场份额仅27.4%,市场高度分散,且前三名市场份额差距不大。
云迹科技正探索医疗、工厂等新场景,尚未形成第二增长曲线。2024年其非酒店业务收入占比仅17%,该领域竞争激烈,有擎朗智能、高仙机器人等以更低价竞争。
2022至2024年,云迹科技在酒店场景收入占比分别为70.1%、95.1%和83%,依赖酒店市场较深。
遍布酒店的机器人,已不再是科技感或新鲜感的象征,而成为实用性的挑战。如何在送物和清洁之外,帮助酒店节约成本、提升效率,成为核心命题。
狂奔跑马圈地之后,酒店机器人企业须比拼研发投入和设计能力。云迹科技招股书披露,拥有近千项专利,但核心专利多集中于硬件结构(如可换仓模块),AI算法及闭环学习系统依赖腾讯云、阿里IoT等外部资源整合。
此外,更多服务场景的拓展也至关重要。一位云迹代理商向Tech星球透露,云迹正与如家等连锁酒店试点投放煮面机器人,每分钟可煮66碗面,售价6万元,是送餐机器人价格的数倍。
能否有效落地仍是关键。目前云迹销量主要依赖性价比高的“格格”系列,2022年至2024年销量从1326台增至6358台,UP系列近两年销量仅864台。
代理商表示,UP系列具备送物和清洁双功能,可辅助酒店清洁地毯等,但清洁应用场景受限,难以有效替代人工。
更多跨界企业涌入市场,优必选、科沃斯等依托AI和供应链优势,以“硬件+生态”实现降维打击;擎朗智能、普渡科技则通过“餐饮+酒店”双场景策略拓展市场。
一位酒店从业者认为,2024年AI投资热潮背景下,批量人形机器人获得充裕资金,有望蚕食酒店餐饮服务机器人市场份额。
市场远未到终局,比拼仍是抢占先机,谁能熬到最后。
注:文/林京,文章来源:Tech星球(公众号ID:tech618),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roll/2025-11-12/doc-infxccth651543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