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晚间,深圳市青少年足球基地,全运会男足U20半决赛,上海对阵广东,比赛即将进入伤停补时阶段,广东队创造了一个点球机会。主席台上,81岁的徐根宝缓缓坐下,全场比赛经常起身指挥的他,似乎意识到了大势已去。
上海队教练组趁着VAR复核点球期间,换了门将试图干扰对方罚球球员,可惜未能奏效。张志雄罚进这个绝杀点球,上海队0比1输球,无缘最终的决赛。
如果没有太大意外,这肯定是徐根宝最后一次带队打全运会这样的大型全国性比赛了。12日下午的三四名决赛中,徐根宝和他的球队通过点球大战击败山东,用一块铜牌稍稍弥补了遗憾。虽然只是铜牌,但点球大战结束后,主席台上的徐根宝依然笑着与身边人一同庆祝。
未能以一块金牌画上句号,对于徐根宝来说注定是遗憾的。正如他整个教练生涯所展现的,他一直说自己最大的梦想是培养出至少亚洲一流的球星,然而很可惜,这个梦想终究未能完全实现。

16年全运会征程落幕
1983年本土全运会,上海男足获得冠军,之后,上海等待了26年再次圆梦——2009年山东省体育中心,徐根宝和他崇明一期的弟子们先后在半决赛点球大战淘汰山东队,决赛3比0击败广东队,赛后,全体球员都把金牌挂在了徐根宝的脖子上。根宝胸前二十几块沉甸甸的金牌,也成为全运会足球历史上的经典记忆之一。
2002年第二次执教申花,半个赛季左右下课后,徐根宝彻底回到崇明岛开始耕耘青训,基地先后组建了1989-1991年龄段球队,1993年龄段球队和1999年龄段球队。2009年全运会是他第一次带队征战全运会。决赛对阵广东队时,现场天降大雨,徐根宝一直在教练席外的场边淋着雨,扯着大嗓门指挥比赛,最终拿下这块分量极重的金牌。彼时已65岁的徐根宝,或许没有想到他和全运会的缘分,会一直持续到2025年。
徐根宝和他的基地球员,总共为上海三次夺取全运会金牌。2013年,根宝本人没亲自带队参加全运会,但基地的1993年龄段球员在成耀东的带领下,在沈阳成功卫冕U20男足冠军。2017年,徐根宝再次亲自率队参加天津全运会,在U18组比赛中,以朱辰杰、蒋圣龙、刘若钒为首的1999年龄段球队最终击败四川队拿到冠军。前两次亲自出战全运会,徐根宝均赢得了金牌。
时隔8年,徐根宝第三次带队出战全运会,他的年龄也已经从65岁、73岁最终跨越到了耄耋之年的81岁。
“从去年的三大球运动会开始,明显感觉到徐指导有些吃力了,精力不如前些年,标志性的大嗓门音量也下降了很多。”一位常年跟随在根宝身边的朋友感慨岁月不饶人,“这一两年时间,徐指导也在控制带队的时间,经常会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来调节。”

徐根宝依然挂名总教练出战全运会,但实际上他就是球队的主教练。
作为本届全运会年龄最大的教练,每场比赛坐在主席台上观战的徐根宝也是媒体镜头下的焦点。有一张他双手合十的照片在社交媒体广泛传播,这很符合根宝的性格。据说技战术的终点是玄学,而根宝绝对算得上中国足球圈内最信命运(或者说玄学)的人之一。
或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从去年的三大球运动会到本届全运会,徐根宝最后16年的带队生涯宛如走完一个圆圈,最终回到起点。
当年在山东省体育中心,他靠着点球大战击败老对手殷铁生;去年三大球运动会,他最终在决赛中输给了“铁蛋”;而16年前全运会决赛击败的对手广东队,今年又把上海队拦在了决赛门外。
足球如人生,哪有什么常胜将军,失败总不可避免,尤其是在全运会这样高水平的赛场上,有时候还需要借助一些运气。
其实2009年和2017年,徐根宝对夺冠的预期一直是“有优势,没把握”,前两次他都赢了,这一次输了,也无可厚非。

青训生涯仍将继续
与广东队的半决赛结束后,徐根宝从看台走到场边,安慰输球的球员,最后他特地坐了一下教练席。
“感受一下吧。”面对媒体镜头,徐根宝感慨道,“也许,这是最后一次(全运会)。”
徐根宝曾多次说过,“我的足球梦想没有终点。”年龄上看,81岁的他再次带队参加未来四年后的全运会几乎不可能,但在全运会半决赛失利后接受采访时,他又表示自己还会继续从事足球工作。
目前根宝基地还有2007-2008年龄段和2013-2014年龄段两支球队,尤其是小年龄段的球队,徐根宝投入了更多心血。
2024年初,迎来80岁生日的徐根宝做出全新决定:筹建2013-2014年龄段梯队。当天正好是2月13日,根宝笑着对基地工作人员说:“2月13日,基地成立2013-2014年龄段梯队,看来我这辈子就一生一世搞足球这件事了!”
把时光拨回1995年,当时正在带申花打甲A联赛第二年的徐根宝,决定创建一支青训球队,以培养1981年龄段球员为主,目标是为2002年韩日世界杯输送人才。后来这支青训球队被称为有线02俱乐部。彼时的根宝又怎能想到,他的足球教练生涯会走出与大多数同行不同的轨道——成长为“青训教父”。

自2000年起,徐根宝自掏腰包在崇明岛建成根宝基地,从此彻底投身青训。“不搏不精彩,我要打造一个中国的曼联。”这句由徐根宝代言的啤酒广告经典语录,几乎印入当时全上海球迷的脑海。
除了广告语,徐根宝基地的墙上还写着两行最大的愿景:“足球明星的摇篮,走向世界的希望。”
曾通过竞聘成为国足主帅的徐根宝,自1991年吉隆坡经历“黑色九分钟”未能带国奥队闯入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始,近40年见证了中国足球的兴衰。他多次表示,中国足球要冲出亚洲,走向世界,“需要球星。”而他自己选择做青训,就是希望培养出能够帮助中国足球走向世界的真正“球星”。
对于球星的标准,根宝要求极高,曾以同为亚洲球员的中田英寿为标杆。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被外界视为根宝弟子中成就最高的武磊,根宝也不认为他真正算得上球星。或许正是因为培养球星这一最大梦想上的“意难平”,让根宝在足球的道路上仍继续奔跑……
下一批弟子能否帮根宝圆梦?或许时间将慢慢给出答案。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5-11-12/doc-infxcuqy6327808.shtml